5月18日,由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与日照市工程师协会主办、工程师协会低空经济产业专委会承办的“雏鹰空港筑梦蓝天—探索低空经济未来”主题研学活动在日照空港区圆满举行。
这场聚焦低空经济的跨界交流活动,吸引了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、日照市技师学院、金海岸小学、市侨联、日照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等全市20余所大中小学的师生代表,以及行业专家、企业代表、后村镇直属机关单位等共计200余人参与,通过“科普教育+实践操作+产业体验”的创新融合模式,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低空科技领域的未来之门。
该活动引起了潍坊市工程师协会,潍坊市人工智能学会高度重视,并亲临现场进行观摩指导、交流,为下一步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一、科技讲堂:解码低空经济的城市想象。活动以“低空经济与城市未来”主题讲堂拉开帷幕。来自行业一线的专家团队通过三维动态演示,生动解析了无人机物流配送、应急救援、城市巡检等应用场景,将抽象的低空经济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图景。当屏幕上呈现无人机穿越城市建筑群完成物资投递的模拟画面时,现场学生纷纷发出惊叹“原来无人机不仅能送快递,还能在火灾救援中精准投放灭火弹”!
二、沉浸体验:触摸低空技术的硬核魅力。在互动体验区,模拟飞行驾驶舱、无人机足球竞技等环节成为人气焦点。在工程师和科普专家一对一指导下,大中专学生分组进行飞行代码调试,通过编程指令让无人机完成避障、编队等任务。操控界面的参数调整需要精准到0.1秒的延迟计算。日照市技师学院无人机专业学生王浩宇在完成模拟飞行后表示,这种"从理论到指尖"的实践让他对专业学习有了新认知。值得关注的是,活动特别设置了青少年创意展区,12件由中小学生设计的"低空救援概念装置"引发行业专家热议。
三、产业探秘:对话低空经济的前沿阵地。活动首次向公众开放开发区低空产业链实景演示:幕墙清洗无人机在20层高楼外墙上精准定位作业,应急物资吊运无人机穿越模拟障碍区完成空投任务,流畅的机械臂操作与智能避障技术赢得阵阵掌声。研学团队还实地探访了智能化生产线,观摩碳纤维机身制造工艺、垂直起降飞行器风洞测试等核心环节。在无人机总装车间,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师生与企业工程师围绕"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"展开现场研讨,形成产学研即时互动的生动场景。
四、产教联动:构筑人才培育的生态体系。在活动闭幕式上,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、日照市工程师协会、各大院校达成共识一致同意“低空经济人才培育战略合作框架”,明确将在空港区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,常态化开展科创竞赛、技术认证培训、企业导师进校园等活动。"我们计划三年内为园区企业定向输送500名专业技术人才。"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构建"课程开发—实训实操—就业孵化"的闭环体系,将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咬合。行业专家指出,这种"从青少年启蒙到专业人才培养"的全周期培育模式,为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了可持续的青春动能。
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启蒙之旅,更是日照探索"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升级"的创新实践。随着低空经济试点政策的深入推进,这座海滨城市正通过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双向激活,在蓝天之下勾勒出“一幅以人才促创新、以创新驱动发展”的未来低空经济图景。
